第2章:兜里只剩两块-《年代:激荡1977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聂母离家之后,小聂同志虽然排行老大,但撑不起事,家里吃穿用度大多由妹妹聂爱红经手,小聂同志每每被厂院外头的“街溜子”欺负,大多数时候也是妹妹聂爱红替他出头。

    聂爱红嘴里喊着“哥”,行事作风上更像小聂同志的姐。

    “无非提了提彩礼,没说什么。”

    聂爱红看了眼聂子航:“哥,我还是那句话,今年你既然报考了燕京大学,还是把和陈婷的心思断了,她和咱们家就不是一路人。”

    聂子航错身走过,把猪肉放进水盆里浸泡,刻意转过话题:“我知道。不过张叔说,厂里打算给我在车间里安排个职位,你觉得我要不要留在县里?”

    聂爱红犹疑了片刻:“能在厂里当工人自然没得说,但我觉得吧……你既然一心读书,又比我和子健有天赋,不如试试考试。”

    “听说今年有570万人参加高考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多人?”聂爱红唬了一跳,又开始犹豫:“我虽然不知道高考啥样,但听以前的老人说,考试这种事情,都是几百人走独木桥,没个定数的……”

    聂子航本来只想逗逗他这个妹妹,没想到对方反而认真操心起来,于是道:“放心,我都有计较,你去外头等着,这儿地方小。”

    “我先盖上饭。”

    厂区大院里多烧煤炭,各家炒菜多用大铁锅,蒸饭则用实心木桶,盖在灶上,蒸出的米饭香味独特。若是在知青点或农村等煤炭不够普及的区域,用柴火蒸出的米饭香气四溢。

    唯一的缺点是,如此制作而成的米粒口感偏硬,不如后世电饭煲烹出的软糯。

    聂子航当年在燕京大学读书时,和宿舍舍友学了几手东北菜,比如溜肉段、大炖菜。后来到上沪高翻院工作,闲暇时间搞一搞西餐,比如奶油蘑菇炖鸡犒劳自己。

    当然,目前没做这些菜式的条件。

    家里调料有限,只能用盐稍稍腌一腌,再把辣椒、大蒜等混合着炒香,再把腌制好的猪肉下锅煸至金黄,淋上热油。

    “滋啦”一声,经热油一激,肉与辣混合的香气在厨房里炸开。

    苏南县口味偏甜,且由于省区近海,鲜、甜、淡成为当地人的味觉主流,但长期的甜口菜式很容易让人腻味,不如偶尔吃上一盘湘式香辣菜,既能在冬日里驱寒湿,又能开胃。

    循味而来的聂爱红站在厨房外,惊疑不定地看着聂子航盛菜:“好香!哥,你什么时候会这手了。”

    “和饭馆师傅偷学的。”

    聂子航编了个蹩脚的理由,亲自把一盘辣椒炒肉端上桌。

    这时,厂院里快步进来一道人影,手里捏着一封信:

    “哥,妈来信了!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