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2章 扎心了,官家-《大宋将门》
第(2/3)页
这些日子,赵祯基本上无心国政,大小事务都推给了政事堂。
好在之前降旨,一切都由文彦博总领。
文相公的行政才能绝对不是吹的,以往王安石可以越过文彦博,直接找赵祯,一道旨意下去,新政就推行了。
文彦博也只能徒呼奈何,这次可不一样,王安石想越过文彦博,根本没有机会,老文瞬间把拗相公压制得死死的,连一点翻身机会也没有。
如果不是忌惮变法派的实力,尤其是还有另一位王相公,老文都能把王安石轰成渣!没办法,像王安石这种一心做事的人,永远斗不过一心耍弄权术的,术业有专攻吗!
文官系统安稳运作,赵祯就能轻松很多,甚至到了无所事事的地步,王宁安递了牌子,立刻召见。
赵曙大呼小叫,跑在了前面,熊孩子的一面展露无遗。
他还是第一次真正参与朝政,还是弄了这么大的一个案子!
“父皇,先生已经拿到了证据,陈琳果然是个老坏蛋!父皇,你可不能放了他!”赵曙出生的时候,陈琳已经太老了,后来又去守陵,故此他们没什么感情可言,相反,赵曙觉得陈琳坑了师父,害了父皇,葬送了十万人马,把他千刀万剐,都不为过!
“哦?”
赵祯也是一惊,强撑着坐起,问道:“景平,真的有证据?”
王宁安将伪造的圣旨送了上去,并且告诉了赵祯,圣旨的来历。
许多人一听圣旨,立刻就会想到二尺长的卷轴,太监拿着,抑扬顿挫地念着……其实只有正式的圣旨,才是那个样子,而且颁布正式圣旨,多数情况是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,并不是太监。
王宁安搜到的这份圣旨准确说是中旨,所谓中旨就是皇帝下的手谕,并没有经过政事堂附属,不算正式的圣旨。
在很多地方,包括教材之中,都强调皇帝口含天宪,出口为旨,是九五至尊,乾纲独断,干什么都行,没人可以管束,所以天下兴亡,最后都要算在皇帝一人头上。有了明君就有盛世,有了昏君,就要亡国。
其实这些印象很不准确……遍观历代帝王,一共不到四百位皇帝,能做到上述的,恐怕连十个人都不到,也就是几个开国之君而已!
在大都数情况之下,皇帝都要文官集团的配合,才能把自己的意志贯彻下去,一道圣旨,要经过文官起草,审核,如果有意见,还可以驳回,著名的谏臣魏征就是喜欢和唐太宗对喷,因为他负责门下省,就是干这个的!
从秦汉算起,中国古代的一套模式,能绵延两千年,塑造出好几个三百年的帝国,长盛不衰,自然有可取之处。
如果不仔细研究权力运行的方式,仅仅盯着明君贤臣,把一切都归咎为“人治”二字,是非常片面,不妥当的!
闲话少说,有正式的圣旨,当然对应的,就有不经过文官的中旨。
尤其是大宋,因为官制混乱,可以钻空子的地方太多,皇帝下中旨,一点不稀奇。同样的,身为内廷总管,伪造一份中旨,同样不难。
赵祯看到了这份旨意,顿时瞪圆了眼睛,呼吸急促,他按着床头,大声怒吼:“抓,快把陈琳给朕抓来!”
赵祯声嘶力竭,怒不可遏。
没有多大一会儿,就有人押着陈琳过来。
老太监并没有太多的意外。
陈琳可不笨,如果倒退十年,只怕王宁安也奈何不了他。
第(2/3)页